<sup id="mswky"><center id="mswky"></center></sup>
<rt id="mswky"><small id="mswky"></small></rt>
<acronym id="mswky"></acronym>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重要信息
更多...
吉
林市残联微信公众号
扶残助残
志愿者服务
政策法规
更多...
 
当前位置:吉林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动态信息动态基层动态蛟河市-浏览文章
蛟河市 “早细快实”抓好基本型康复器材进乡村
2022年09月05日
播放语音
蛟河市 “早细快实”抓好基本型康复器材进乡村

图为天北镇长岭子村康复站残疾人正在训练
 
        按照吉林省残联“基本型残疾人康复器材进乡村”工作要求,蛟河市残联高度重视,超前谋划,落实落细,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器材配备和制度建设,发挥村级残疾人康复站的积极作用,切实增强康复器材进乡村的实效性。
        一、高度重视,谋划早。
        一年之计在于春,蛟河市残联立足“早”字,抓好全年重点工作谋划。春节后,残联主要领导立即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分管领导和各部室负责人共同研究、讨论、谋划一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重点,列出任务清单,按照序时进度推动工作落实。接到吉林省残联“康复器材进乡村”项目方案后,蛟河市残联高度重视,通过逐村梳理,确定20个村级康复站,明确基本型康复器材的配备和管理。抢在突发疫情之前部署全年工作任务,为消除疫情影响、推进工作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部门联动,落实细。
        为了把基本型康复器材进乡村工作落细落实,在以往工作经验基础上,蛟河市残联联合民政局,卫健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蛟河市基本型康复器材进乡村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在康复站建设方面的职责分工。按照不重复建设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确定20个村级康复站,制做统一格式的站点牌。蛟河市残联结合康复器材进乡村后的管理使用问题制定了符合村级实际、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落实市乡村三级监管责任,层层压实抓好康复器材进乡村工作落实。明确每个村设立1名康复器材管理员,开放康复站点,指导康复训练,做好康复记录,抓好康复器材日常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保障康复器材正常使用。
        三、明确任务,推进快。
        两个月的疫情防控对整体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蛟河市残联推动工作落实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紧紧抓住疫情过后的有利时机,通过吉林省政府云平台迅速组织采购,直接对村发放安装到位。蛟河市残联主要领导带队,康复部全体工作人员逐村验收器材,指导康复站的管理,明确康复训练的安全规范操作,发放安装康复站牌,进一步明确了村级残疾预防和康复训练的工作职责。
        四、满足需求,效果实。
        这次康复器材进乡村,为各村配备了肩关节训练、肘关节训练、下肢训练器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肢体残疾预防的康复训练方面的需求。村级康复站实行全面对外开放,不局限于残疾人,有康复锻炼意愿的村民都可以到康复站进行训练和锻炼,实现了建立、管理、使用相统一的效果,受到村干部和广大村民的好评。为了把村级康复站有效利用起来,成为残疾人和广大村民相互沟通交流的纽带,蛟河市残联打算组织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开展残疾人趣味文化体育活动,充分调动残疾人训练的积极性,提升村级康复站凝聚功能。

 
 
版权所有:吉林市残疾人服务中心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解放东路66号  吉ICP备16004240号-2  吉公网安备22020202000107号
技术支持:吉林市捷林讯科技有限公司  无障碍技术支持:烟台市朱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欧美特级另类高清
<sup id="mswky"><center id="mswky"></center></sup>
<rt id="mswky"><small id="mswky"></small></rt>
<acronym id="mswky"></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