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残疾预防?
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伤害、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更严重的残障。
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预防工作高度重视。为增进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推动残疾预防事业加快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全国残疾预防日”。
为什么需要人人掌握残疾预防核心知识
非常重要!
人的一生当中会面临各种各样可能致残的危险因素,有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则是客观的必然。前者如遗传、发育缺陷、意外伤害、疾病、环境和行为因素致残;后者则主要由于人口老龄化后生理功能衰退而导致功能障碍。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频繁,工作节奏较快,以及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都增加了残疾发生的风险。
因此,提高婚前免费体检普及率、提高孕期检查率、提高疫苗接种率、提高防控职业风险意识、提高儿童和青少年安全意识、提高避免自然灾难造成残疾的防范知识、提高健康保健常识、提高老年人防跌倒措施、提高规范化的无障碍设施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残疾预防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可以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残疾预防需“从我做起”,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残疾预防有哪些核心知识?
残疾预防小知识
儿童篇
|